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她把一切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记优秀共产党员祝尔纯

发布者:郭东波发布时间:2021-03-23浏览次数:106

  有一种爱叫执着,只有付出没有索取。

  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这样一位离休党员教师,她始终把关心、帮助、教育下一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深深地感到,要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让老一辈开创的社会主义   江山永不变色,教育好下一代,使青年学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她的名字叫祝尔纯。

  岁月如歌声声远。2001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的大礼堂里掌声雷动,学校离休党员教师祝尔纯和她的丈夫眭忠诠两位老人在热烈的掌声中,健步登上礼堂的讲台。这一天,他们捐出自己数十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十万元,在学校设立“忠诠——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这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第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奖”。

心系学子 拳拳爱心助育才

  两位老人都在上世纪40年代学生时代就参加革命,为党做地下工作。解放后,祝尔纯先后在供销合作总社、轻工业学校及几所中学工作过,1964年到1987年一直在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任英语教师,1987年从该校离休。在轻专23年的执教生涯中,祝尔纯始终怀着满腔革命热情,坚守在三尺讲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潜心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了大批有品德有文化有奉献精神的人才。23年中,作为学生眼中的师长,祝尔纯是和蔼的,又是严格的。她对学生的态度和蔼,时常与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生活。那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收入也低下,不少学生的家境并不富裕,生活很俭朴。碰到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祝尔纯不顾自己收入不高,也要省出钱来帮助学生渡过困难,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学习。但是在思想觉悟上和学习上,她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她常常以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事迹来教育学生,教育他们传承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立志成才,以知识来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她克服当时教学条件简陋、学习材料匮乏的困难,为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而想尽办法,自己设法搜集学习材料并钻研透彻后,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灵活方法向学生施教,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乐于背诵单词、学透语法、进行听说练习……,她自己也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晚上或周末时常加班批阅作业、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法,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对学业的严格、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使得她培养的学生“又红又专”,不仅掌握了学业知识,在思想政治上也十分上进;她自己成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知心人、学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成为了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离休以后,祝尔纯和老伴眭忠诠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并没有忘记一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认为在节俭够用的前提下,要把自己节俭积蓄下来的钱用到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呢?“当然是教育,是关心下一代!”他们认为,高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非比寻常,所以老人家设立了这样一个奖项,用于每年奖励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曾专门为此作了批示:“请转达对老同志的敬意,对他们关心思想政治工作的举动表示感谢。”

  2003年,有关部门发给二老夫妇9万多元的离休干部住房面积差额补贴。祝尔纯与老伴商量后,取出剩余的一点积蓄,凑足10万元,捐给学校设立“诚信生活助学贷款”。老人说:“贷款能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一把,我看见一些贫困学生,有的人拿两个馒头一碗汤当一顿饭,就很心痛,想帮帮他们。”面对两位老人的盛情,学校领导考虑再三,希望他们将这笔线留下来养老,但最终还是遭到了夫妇俩的婉拒。祝老说,“诚信生活助学贷款”以无息贷款方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而又勤奋好学的学生,不仅可以给这些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提供一点经济上的资助,使他们可以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在帮助这些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诚信意识。同时,基金又能如一潭活水始终存在,如此美好的创意、高尚的举止,令人充满钦佩,油生敬意。但祝尔纯同志再三坚持此事不要过多宣传他们,特别是基金名称中绝对不要出现他俩的名字。“这种善事,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以自己的爱心加入进去,使其发展壮大,而一旦冠了我俩的名,别人就很难参与了。”多么豁达大度的老同志,不为名,不为利,荡荡君子之心赤诚可鉴!在祝尔纯夫妇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激励下,广大教职员工也踊跃加入了捐款行列,基金很快又增加了近5万元。有些获“思想政治教育奖”的师生把所得奖金也捐献给助学基金,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群众参与面更广、基础更坚实。 

  2006年,二老再次把国家补给他们的房贴加上省吃俭用存下的积蓄共计10万元,又捐赠给学校,作为“忠诠-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二期基金。迄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忠诠一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至今已颁发到第十九届,数百名师生获得此奖项,其中许多人将所获的奖金捐赠给了灾区人民或困难学生,继续这份爱的接力。“诚信生活助学贷款”基金也新添了社会自发捐款,使许许多多贫困而好学的学子因此受益,在学业中免除了经济窘迫的后顾之忧,更加埋头发奋学习成才。

爱国爱校 倾尽所有报党恩

  祝尔纯同志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每次社会上开展公益募捐活动,总少不了她慷慨解囊,奉献一腔爱心和真情。曾先后为西北乡村小学、为社区培训下岗职工等捐助数万元。2008年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震情深深地牵动着祝老师的心,她不顾年高体弱,赶到学校为灾区人民献上一分赤诚的爱心,并积极响应中组部号召,交纳一万元特殊党费。在离休支部开展与来自灾区2位贫困学子爱心结对助学活动中,她又毫不犹豫捐助5000元。

  2011年,二老夫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上特殊的礼物,他们卖掉唯一的一套住房,除预留生活所需费用外,在2013年把卖房所得款中的160万捐给学校,交出了一笔“特殊党费”,自己则把家安在了养老社区。

  2018 年,身居养老院的祝尔纯又向学校捐款 20 万元,用于学校“先贤语迹”碑廊增建及学校相关校园文化建设。祝老说:“希望激励广大师生奋发成才,通过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共筑美丽大学梦。”

其实,祝尔纯同志捐赠的何止是“身外之物”,为支持祖国医学研究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她于十几年前就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充分展示了一位老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祝尔纯和老伴平时生活非常简朴,但捐助学校、资助灾区,帮助学生却是非常慷慨。她把夫妇俩一辈子省下来的积蓄几乎全部捐献给了关心下一代事业和公益事业,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心里却十分充实。她常说,党和学校对我们离休老干部非常关心,自己年岁已大,做不了其他什么事,只是尽一个老党员的责任,做一些点滴的奉献,朴实的言语,折射出崇高的精神境界。

甘贫乐道 毕生追求党的事业

  迄今,二老夫妇已向学校捐款累计 220 万元,他们的赤诚爱心和感人善举,深深地打动了学校师生们的心,也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赞誉。二老夫妇有爱心,但更有钱吧?有人这样猜测。

  在上海一条普通弄堂里,这是两位老人住进养老院以前的家,家里的摆设及其简单,小小的两间房,房子简单到连地面都还是水泥的,老式的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旧物,不多的家用电器也使用了十多年,洗衣机零件坏了,已经配不到,因为这个洗衣机厂已经没有了。家里的碗橱是解放以前的,原来的纱窗是铁丝做的,后来铁丝都锈了,就换了塑料纱窗,白纱窗用久了也变成了灰色。祝老说:“可以用的话还是继续用,扔出去的话就变成了垃圾。”几十年来,两夫妻就是这样一直量入为出,月有节余,在上世纪70年代平均每月积蓄30元,80年代每月100元,90年代每月1000元,后来每个月存的钱就更多了,这才有了他们先后捐出的巨额捐款。 

  祝老朴素地说,“当时搞地下斗争,有人被捕,有人牺牲,我们能活下来是幸运的,我们现在再怎么讲奉献,不过就是一点精力和金钱而已,先烈们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平实的话语,鲜明地体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伟大精神!她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尤其对教育培养下一代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生命不息,奉献不已。祝尔纯同志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她仍在默默地奉献着,执着地追求着,满腔热情地投身于育人育才事业中,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影响着全校师生员工,发挥了一个老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

  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体现在祝尔纯的身上,就是对师生的无私关爱和倾心付出,诠释了人生的光辉意义。“爱的方式有许多种,我们只不过选择了一种。”祝老动情而真诚地说。